/资讯中心/趋势研究/Fintech公司究竟“新”在何处?

Fintech公司究竟“新”在何处?

发布时间:2016-08-19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第一财经

过去数月,中国金融领域新概念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尚未获得清晰的定义,它的焦点地位已经被另一个热词——“Fintech”所取代。Fintech是怎么回事?业内为这一名词做注解的文章不胜枚举,但几乎都从主流经济学、金融学视角出发,最终着眼于这一新金融现象的经济效益。笔者结合7月在纽约和旧金山的调研,希望独辟蹊径,从信息与传播技术的角度浅谈Fintech在整个金融产业链中如何承前启后,它的迅速发展对老百姓又意味着什么?转换视角,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Fintech究竟“高、大、上”在何处,又有怎样的先天不足。

“金融科技”还是“科技金融”?

顾名思义,fintech是financialtechnology的简称,直译为“金融科技”,泛指所有被应用于金融行业的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但当Fintech作为专有名词特指一个具体商业领域时,应译为“科技金融”更恰当——技术只是途径,金融业务才是核心。

美国目前大大小小的Fintech公司有1300多家,真正获得投资者高度关注并成长良好的有50多家,提供的名目繁多的产品和服务却不外乎传统的金融业务类型,主要包括借贷、投资理财、支付和风险管理等,而且公司的核心业务人员都具备金融专业背景。简言之,如果在一个Fintech企业内部再做划分,金融业务部门是需求提出方,而技术部门是服务和支持供应方。后者是按照前者对市场的把握做开发和应用的。

2010年美国Fintech行业初兴之际,也有许多创业者以IT技术为主要背景跨入金融领域。起初他们中的大多数会获得各种各样的投资,但这些公司或者好景不长,或者向下游发展,成为成功的Fintech企业的技术支持者,其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有限的技术服务费。这种盈利模式是不可与主流Fintech公司的资金运作同日而语的。

今天的Fintech行业,也有公司愿“安安静静做技术男”的,例如发展势头良好的Datameer,专工为Fintech公司提供不同类型数据整合,计算和报表呈现。Datameer代表了当今金融行业的一个新的分工类别(labordivision)——数据服务商,但这类企业的发展空间相对有限。

创新金融,“新”在何处?

如果归根结底是做金融,那么Fintech公司究竟“新”在何处?

笔者在美国走访了数家不同市场定位的Fintech公司,管理者均强调两点战略:1.满足传统金融机构(主流银行、投行)无法满足的市场需求,小微贷款是最典型的例子;2.建立和发展传统金融业务所不具备的资本流通渠道以及流通方式,主要指基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所开发的网站、软件、应用等。此外,从地理分布上来看,绝大多数Fintech公司起步于美国的新技术中心,旧金山硅谷一带,而传统金融机构的总部多集中在纽约曼哈顿。

可见,美国Fintech的自我“标新”均以传统金融业为比照对象。由此便可理解,为什么类似的企业在欧洲被统称为“另类金融”——旨在强调Fintech是区别于传统的金融资本流通渠道和模式的一种新的“可能性”(当然,也有非主流的意味)。在中国,另类金融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大旗下萌芽并发展的,直至2016年央行出台政策,划清科技公司和金融公司的界限,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才穿上了Fintech的外衣,自我界定在科技和金融信息服务公司的范畴,旨在回避牌照申请和监管的问题。

上述三个概念反映了各国特定的金融历史、政策和产业背景,但却指向一个共同内涵——新兴另类金融。究竟是什么要素将这一新业态与传统金融区别开来?毋庸讳言,信息对资金融通至关重要,任何融资操作的成本、定价以及风险都受相关金融信息的影响。古今中外的投资者无不依赖特定的信息,比如简报、新闻库、数据分析模型等做决策。然而在新、旧两种金融业态中,信息发生作用的形式有着革命性区别。

首先,绝大多数传统金融机构依据有限的信息做出决策,而Fintech企业依托互联网竭力扩大可用的数据源用以支持决策。比如,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成长迅速的OnDeck,针对一个企业,用以评估贷款风险、利率的数据点达2000个之多。不仅涵盖了传统金融机构会用到的年收入、FICO信用等级分数,也采集了前者不会考虑的社交媒体发布、申请人生活方式等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金融机构以FICO分数为主要评审依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Fintech公司大多试图弱化FICO分数的中心地位。例如OnDeck只是将FICO500作为一个最低标准,来过滤需要用其他数据进一步评估的贷款企业。

其次,各Fintech企业均致力于以较低成本获得海量数据,并以较低成本存储和运算这些数据。Datameer为诸多Fintech公司提供数据处理和分析服务。利用Hadoop平台的开源性特征,该公司得以将客户已有的结构性数据和从其他来源获得的非结构性数据进行快速整合,并以excel报告的形式呈现给客户。在美国,2016年被称作云之年,Fintech企业正是乘着这阵“云之风”,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迅速建立起了各自的大数据库。

再丰富的食材只有经过大厨的烹饪才能化作一道道佳肴。对绝大多数Fintech公司,数据源整合(dataaggregation)和通过特定的算法建立“独有”的分析模型,才是其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此外,立足于自主研发的分析模型,各公司会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加入“特色”元素。比如:CircleUp是一家为投资者寻找潜力快速消费品企业的金融信息服务公司,它在建模和数据分析过程中,会强调自己的零售行业专员团队;SnapCard强调自己的模型可以实时捕捉最优汇率,从而为客户提供快速且低成本的国际换汇服务;而OnDeck则针对小微企业贷款客户的特点,强调自己的客户服务。也正因为它获得了较高的客户满意度,该公司目前已经与主流银行如JPMorgan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帮助其运作小微贷款业务。

不难看出,沿着专业化的方向,在美国的金融领域内正在形成新的社会分工。传统金融机构也在尝试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金融服务外包给诸如OnDeck、Datameer这样的公司。一言蔽之,大数据的实操水平决定了Fintech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数据思维主导了Fintech行业的发展方向。

最后,大数据思维未必囿于“数据”。在众多Fintech公司中,非营利机构Kiva独树一帜,它提倡社会化审批过程,即审批一项贷款不是由某一个机构根据若干数据来决定,而是将决策权交给众多借款人。Kiva负责调研、包装和在网络平台上呈现贷款人的需求,此后只有当意向借款人达到一定数量,借贷交易才能成功。因此,Kiva的运作模式也可以说是P2P和众筹概念的结合。

“黑盒子”的力量

尽管市场定位不同,所有Fintech公司都沿着两大方向殚精竭虑于数据的收集和挖掘。一是丰富数据源,寻找另类信息,以此覆盖长尾市场。二是积累数据量,只有在数据量足够大的前提下,深挖数据才可行。

而这种在提升数据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努力,最终目的在于抢占标杆地位——谁可以基于大数据(而非传统的信用或风险评级体系)建立一套崭新的并被广泛接受的评估体系,具体包括贷款客户的质量,金融交易的风险、利率、定价等,谁就会分得新兴另类金融市场中最丰厚的一杯羹。

因此,新兴另类金融的秘籍不在于是否将金融交易移至互联网平台上,而在于通过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可以获得怎样的信息来支持决策,在于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如何改变了支配资金流动的价值体系。

如果说传统金融机构的主导地位是由资本(在西方)或者政策(在中国)赋予的,那么新兴另类金融企业则希望在有限资本支撑的前提下,让互联网及信息科技为自己赋权。在这个过程里,大数据使得新兴金融企业有机会、有着力点对传统金融行业特别是借贷业务中沿袭已久的既定规则提出异议。从这个意义上讲,Fintech企业充当了传统金融行业的“革命者”。

然而,跳出行业发展的视角,综观Fintech的社会影响,不难发现这一新兴业态并未解决两个老问题。

其一,新兴另类金融依然是被信息的“黑盒子”驱动。传统金融操作中的价值和风险评估模型被社会经济学家视作黑盒子——公众不必了解其内部结构,只需输入给定信息,然后运用输出的结果。在大数据支持的新金融时代,信息技术正助力另类金融企业打造出的一个又一个黑盒子,其内部的结构更加复杂,甚至超过了人类可以破解或支配的程度。而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本正按照这些黑盒子给出的信息进行流动和配置。

其二,Fintech未来走向何方?也许还是一条老路:衍生新的金融产品。比如,OnDeck正逐步将自己的贷款业务证券化;Prosper日前公布将把公司的50亿美元贷款合约卖给传统金融机构。金融衍生是后资本主义生生不息的不二法则,但在衍生过程中,风险有可能被几何级放大。当某些Fintech公司为降低获客成本而盲目追求贷款效率、简化贷款流程,这种有问题的资金配置衍生出的金融产品终将祸国殃民。

在中国,Fintech的发展还处于和政策法规博弈的阶段。监管机构在金融进一步市场化的大前提下,给予科技金融公司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也不断加强监管力度。

在新金融时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的高度结合势不可挡。大数据操作和思维引发的一系列变革,包括价值体系重构,新的专业分工、市场细分,以及风险诱因等,非常值得中国的传统金融机构、新兴科技金融企业以及政策制定者关注和思考。


(作者系美国罗格斯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博士研究生)